量子科学中心 致力成为量子版本的贝尔实验室

01 量子物态与新量子效应

量子物态与新量子效应

  • 01

    量子物态超级计算平台

  • 02

    极低温超强磁场综合量子物态测量平台

  • 03

    量子物态电子显微镜中心平台

  • 04

    量子材料表面扫描探针显微系统平台

  • 05

    量子材料电子结构/晶体结构谱学测量平台

  • 06

    量子材料薄膜与单晶合成系统平台

  • 07

    量子材料功能器件微纳加工平台

研究方向:主要围绕量子物态中的基础科学、器件应用开展研究。预期在拓扑、超导、磁学等量子物态方向产生基础理论、实验技术和器件应用的重大突破。

方向负责人:卢海舟

首席科学家:谢茂海、汤子康


02 关键核心设备

关键核心设备

研究方向:主要围绕量子科学研究中的自主研发设备等开展研究,包括高温超导薄膜材料制备、中子散射和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设备、单光子源、超冷量子平台等。

方向负责人:汪卫华

首席科学家:马秀良


03 量子计算

量子计算

  • 01

    超导电路与电子自旋系综的混合;

  • 02

    磁子、光子和量子比特之间的混合;

  • 03

    超导电路与半导体量子点的混合;

  • 04

    超导电路与核自旋的混合;

  • 05

    离子阱、原子与光的混合。

研究方向:主要研究并发展新型混合量子比特,使其同时具备两个或多个物理体系的优点,更好地实现较长的相干时间,快速而精确的量子调控,多比特的耦合以及可扩展性等;实现新的量子算法,从而为实现通用量子计算铺就道路。

方向负责人:曾蓓

首席科学家:区泽宇、张建军


04 原子、分子、光学量子物性与技术

面对现在流行的离子、量子点、超导、光等诸多超导 量子计算技术, 重点开展这些技术的对比性研究,发展用其优势、避其劣势、善用共性的系统型,以及充分理解强关联系统的复杂性, 重视利用超冷原子复杂系统对于超导、中费米子、超流等强关联系统模拟研究。

  • 01

    超构光子学及与量子材料的相互作用;

  • 02

    超冷原子量子物性和调控技术研究;

  • 03

    光电子器件的量子动力学研究;

  • 04

    具有非平凡拓扑能带的开放量子系统的量子模拟与操控。

研究方向:重点研究对光场的时间、空间、频域更高精度的调控,发展可重构、低损耗、高相干、高速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场调控技术,以及与其他物质体系的结合,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超构材料器件制备,从完成现象学演示到实现量子过程的主动相干调控。

方向负责人:汪子丹

首席科学家:朱诗亮、张霜


05 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传感

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传感

  • 01

    基于量子强耦合效应的室温量子芯片与器件开发;

  • 02

    基于宽带半导体色心的高探测精度集成量子传感系统;

  • 03

    基于金刚石NV色心量子传感的多参数精密测量平台;

  • 04

    冷原子量子传感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;

  • 05

    基于光量子态的非线性光谱与度量学研究。

研究方向:量子精密测量与量子传感关键核心技术,从加工和集成、测量平台和方法开发、应用拓展三个方面并行递进开展研究。

方向负责人:刘仁保

首席科学家:李泉、李朝红


06 功能量子芯片与技术

功能量子芯片与技术

  • 01

    量子点光源;

  • 02

    全光集成量子系统;

  • 03

    拓扑光量子芯片;

  • 04

    太赫兹量子超构表面。

研究方向:聚焦于光量子技术芯片上的重要物理问题和技术难点,探索拓扑学光子集成线路,通过多维调控,生成高性能片上量子点光源,构造一系列集成量子器件,实现功能化的光量子芯片。

方向负责人:王雪华

首席科学家:余思远